【摘要】2016年3月28日,为纪念福建工程学院办学120周年校庆,现年87岁高龄的我校50届校友——原国家水利电力部副部长郑代雨先生接受了来自学校的专访。采访过程中,说起当年在母校的求学之路和特高压人体带电操作的艰辛历程,郑代雨老先生记忆犹新。
【庆祝福建工程学院办学120周年优秀校友专访系列】
【人物名片】
郑代雨,1929年11月生,福建长乐人。1950年毕业于福建省高等工业学校电机专科。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劳模。历任鞍山电业局技术员、工程师、局长,东北电业管理局副局长,平顶山一武昌500kV输变电工程指挥部总工程师,葛洲坝一上海±500kV输变电工程常务副总指挥长兼总工程师,华中电业管理局副局长,水利电力部副部长等职,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多次接见。1950年参与我国第一条220kv水鞍线的运行维护,又参与了506工程建设。1968年提出并亲身试验成功在超高压情况下人体可以沿瓷瓶自由电位下的作业方法。1984年又亲身试验成功了±500kV直流人体带电操作和特高压1150kV交流人体带电操作,为百万伏带电作业提出可行性根据。著作有《带电水冲高压瓷瓶》、《带电自由作业》、《等电位作业的原理与方法》等。
【采访摘要】
2016年3月28日,为纪念福建工程学院办学120周年校庆,现年87岁高龄的我校50届校友——原国家水利电力部副部长郑代雨先生接受了来自学校的专访。采访过程中,说起当年在母校的求学之路和特高压人体带电操作的艰辛历程,郑代雨老先生记忆犹新。从电机专业的钳工实践,发明不停电瓷瓶清扫器,到开展自由电位作业,担任“平武线”工程总指挥,郑老始终坚持在实践中磨练自己,并将“干什么、学什么”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干什么就去学什么,实践最重要”
谈起当年选择福建高工,郑老感触颇深,表示自己一直喜欢工科,喜欢动实践。“福建高工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郑老还讲到,当年在学校参加做钳工实践的经历,至今让他印象深刻。长期在带电作业一线工作的他,更是深谙实践的重要性。郑老尤其强调:“人家都说,学什么就干什么,这固然理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更要明白并努力做到干什么就去学什么。”主动适应环境,适应社会需求,敢于到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在实践中锤练自己,并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
正是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郑老能在地面上说高塔上的事,精准地指挥高台上进行带电作业操作的人员。前来现场参观交流的日本专家,对郑老精准指挥和实践阅历赞不绝口,钦佩不已。
在给当下大学生的寄语中,郑老反复提及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并表示:实践里有好多学问,既是技术问题,又是思想问题,不实践是不行的。
唯坚韧者遂能逐其志
带电作业是指在高压电工设备上不断电进行检修、测试的一种作业方法。郑老作为带电作业的第一人,曾亲身实验带电作业。虽已时隔多年,但谈起当时的情形,郑老仍记忆犹新。在实验带电作业时,因为电流的通过,郑老的头发都呈竖立的状态,鼻尖也出现了放电现象。郑老说,当时自己内心也非常紧张,但凭借着坚强的意志,逐渐克服了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慢慢地将心情平复下来,专注地进行带电作业实验。
在郑老参加工作的年代,资源匮乏,条件艰苦。使用的研究工具甚至都需要自己动手制作,长途跋涉、风餐露宿更是家常便饭。郑老说,之所以自己能在艰苦环境下依然坚持工作,是因为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以及对国家交付重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越困难,越光荣”,在这样的信念引领之下,郑代雨老先生和他的同事们更加坚定了不断推动中国电力事业发展的远大志向。郑老讲到其年轻时艰苦经历,目光中透露着坚定,他说:“听毛主席的话,坚定信念往下走,坚持就是胜利。”
“照亮中国”的是“我们”
《照亮中国》是全景纪录中国电力125年发展历史的大型文献电视片。片中的郑代雨先生给人的印象颇为深刻,从当年意气风发、发明不停电瓷瓶清扫器的青年,到58岁从事特高压试验,再到80多岁又在镜头前穿起了钟爱一生的带电作业工作服。通过他不仅记录了历史,同时也展示了现在。
“和工人群众在一起劳动让我一步步地成长起来。”郑老在向我们分享他的工作点滴时重点提到了团队精神。“那么大的工作量,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一定要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充分发挥群众和工人的力量。”中国电力的发展,依靠的正是千千万万的一线电力工作者,“一百多种实验工具,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只有通过‘我们’,通过大家的集体智慧,才有成功的可能。”
【后 记】
临别时,郑老把一套珍藏多年、曾经伴随了他多次带电作业的带电工作服捐赠给母校留念,还专门为母校亲笔题写了“学用结合,力量无穷”的书法作品。镜头前,郑老真诚地表达了对母校、对素未谋面的校友们的诚挚祝福:“母校120周年校庆,很高兴。我离开母校都快66年了,很想念大家。感谢学校的培养,使我掌握了知识,了解了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性......在学校办学120周年之际,感谢老师,感谢领导,感谢同学,感谢校友!”